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护理天地 >>  工作动态

神经内科一病区:360°贴心服务,36.5℃暖心守护

时间:2023-08-23点击:
伟德betvlctor官网入口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,拓展人文关怀内涵,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,神经内科一病区护理团队根据神经内科专科疾病特点,秉持“质量第一、安全第一、患者第一、服务第一”的理念,不断深化护理专科内涵建设,持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,以精湛的护理技术、暖心的服务态度践行“三米温情”。


以患者之心 观自我言行

图片

“王阿姨您好,我是神经内科一病区的护士长王艳梅,您晚上睡的好吗?今天感觉怎么样?住院期间有什么需求和建议吗?”在神经内科一病区的病床旁,常常可以看到护士们正在做床边探访。从每一件小事做起,从每一个细节着手,神内一护理人员认真执行“首问负责制”和“首见负责制”。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家的温暖,神经内科一病区护理团队严格落实“8S”管理、SBAR交接班制度,定期更新各种绿植,醒目粘贴安全标识,开展“安静病房”创建,用心用力打造卫生整洁、环境舒适的病区环境。

神经内科入住的大多是老年病人,病情比较严重,身体机能下降,所需治疗时间较长。平时不仅要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,还要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锻炼。神经内科一病区护理团队紧跟医疗发展,规范护理操作,设立偏瘫患者体位管理、吞咽障碍、静脉溶栓护理等专科小组,全面覆盖了脑卒中各种治疗的护理。脑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,早期筛查、积极干预效果显著,她们借力信息化科普方式,通过短视频、微信平台向患者和家属及太和县居民科普健康教育知识,加强对疾病的理解和认知,积极落实卒中患者“防、治、管、康、健”一体化全流程管理。科内贴心设立患者留言本、点赞墙、护士长倾听日,便于患者吐漏心声,畅所欲言。除了不断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就医感受,神经内科一病区还积极参与院外延伸护理,全年随访226例患者,出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8.9%。



发己微微光 照亮无穷夜

图片


“我们会根据患者特点,制定专业化的康复计划。”护士长王艳梅如是说。面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,科室配置有康复步道、握力球、阻力带,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心肺功能和增强肌肉能力。除此之外,还制定了面神经炎康复、专业化帕金森步态锻炼康复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。制作如入院宣教、饮食宣教、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指导、卒中相关性肺炎等15项健康宣教手册;配置有床头角度仪,发放定量餐饮勺,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全年安全进食率达87.17%。
面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——腰椎穿刺术,科内护理人员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查阅文献,采用循证护理方法,优化腰椎穿刺术后卧床时间及体位管理,提高了患者舒适度,降低了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,减少了术后腰背酸痛的发生率。为提高DSA围手术期护理合格率,护理人员开辟宣教新途径,运用符号、线条、词汇以及图形等将冗杂、难以理解的宣教信息转变为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,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容易理解与存储宣教信息,提高健康教育效率和普及率。


燕帽头上顶 誓言心底记

图片

“八旬老人偏瘫亦或脑梗死昏迷,入院陪护的只有同样已七八十高龄的老伴,儿女都在外地无暇分身。”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神经内科一病区。对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而言,她们不仅承担着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,还经常需要为患者更换病服、翻身拍背、胃管喂汤喂药、晨晚间洗脸洗脚、剪指甲、刮胡子、协助肢体功能锻炼等。面对繁重冗杂的工作内容,她们从未推辞或懈怠,始终用真诚的态度、奉献的精神服务好每一位患者。“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,奉献也是一种幸福。”护士长王艳梅感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人间的温情,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,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。神经内科一病区护理团队表示定当初心不改,历久弥坚,落实“三米温情”,用一言一行谱写护理优质服务的新形象,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。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