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护理天地 >>  健康科普

天使云科普丨莫让血压“压不住”

时间:2024-05-22点击:

科普宣传员 云小护
亲爱的各位读者大家好,欢迎大家阅读天使云科普栏目,我是科普宣传员云小护。天使云科普旨在大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,传播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,助力全面建设健康中国。
云小护定期向大家推送科普文章,宣传健康知识,下面我们走进第二百二十期《莫让血压“压不住”》。

图片


什么是高血压

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,会引起中风、心脏病、脑出血、肾衰竭等疾病,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病。

图片


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

国际上公认高血压有三大高危因素 :高盐膳食,肥胖,中度以上饮酒,这三种人很容易患高血压。

1.摄盐过度。吃盐越多,血压越高,吃盐越多,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越高。

2.肥胖。体重越重,血压越高,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是体重正常者的3-4倍,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血压。

3.饮酒。饮酒量越多,高压和低压也越高,尤其是高压的升高值更明显。

4.遗传。如果父母都患有高血压,那么他们的子女得高血压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倍。

图片


高血压如何治疗

一旦确诊为需要服药的高血压患者,就一定要坚持药物治疗,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,应继续服用维持量,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,只要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治疗,同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!如果擅自停药或改药,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,甚至可诱发脑出血、心绞痛等严重后果。

图片


如何正确测量血压

1.确保袖带适合。普通人一般选用常规袖带,肥胖的人或者臂围大的人(>32cm)选用大号袖带。

2.首诊时应测量双上臂的血压,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。

3.在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不要喝咖啡、茶和酒,不要运动。

4.坐姿正确。坐时背部挺直并靠在一个坚硬的椅子上,不要交叉双脚或双臂。脚要平放在地板上,手臂支持在坚硬的物体表面,且上臂与心脏处同一水平。

5.静坐5分钟,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不要说话。

6.测量血压时,应至少测量2次,测量间隔至少一分钟。如果差别≤5,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,如果差别>5,则再次测量,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。

图片


关于高血压的误区

然而在我们生活中,仍存在一些误区,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雷,看你中了几个。


误区一: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,凭感觉用药

有的人认为,只要没有不适症状,高血压就不用治疗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。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,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,但因为患病时间长,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,仍没有不适的感觉,直到发生了脑出血,才有了“感觉”。


误区二:不愿意过早服药

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,不愿意服药,担心降压药会产生“抗药性”,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,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。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,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,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。


误区三:降压治疗,血压正常了就停药

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,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,而自行停药。高血压不能治愈,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,这就需要长期、甚至终生服药。停药后,血压会再次升高,血压波动过大,对心、脑、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。


误区四:自行购药服用

有些人高血压群体,不按医嘱服药,而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,或者偏信广告中的“好药”;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“好药”,一味追求那些新药、特药;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,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,自行购药服用,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,有害的,也不安全。


误区五:血压降得越快、越低越好

一般来讲,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、平稳的原则,4~12 周达到目标值。血压下降过快、过低,易发生缺血性事件,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,尤其是老年人。


误区六:相信“灵丹妙药”可根治高血压

高血压一经确诊,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、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。不少广告宣称,某种药物、高科技产品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,不必再吃降压药,“灵丹妙药”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,有的人甚至因此延误治疗,甚至丧命。


误区七:老年人血压高没关系

高血压的诊断并无年龄的差异,事实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更高。对于健康的老年患者,只要能够耐受,就应该启动降压治疗。

温馨提示,一定要规范用药,别让血压“压不住”!


图片


文:重症医学科 王雅 
核:护理部 
编辑:宣传科 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

Baidu
BETVLCTOR登录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