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58-96511 医院传真:0558-8668726
服务监督:0558-8610106(医患关系科) 廉洁监督:0558-8696513(监察室)

健康的排泄物,通常以最为顺畅的方式自然流出,呈现出棕黄的色泽,质地柔软且成形,尽管带有些许不悦的气味,但那一刻的释放却瞬间令人感到轻松自在,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。
怎样的便便是“好便便”?我们怎么“认识”自己的便便?今天我们就从大便颜色、形状、气味、排便习惯上来鉴别便便。
01
大便的颜色
02
大便的形状
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,便秘时粪便坚硬,呈栗子样,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可为稀便或水样便,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,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。
可采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对自己的便便进行辨别,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将大便分为七类。因为大便的形状和其待在大肠内的时间有关,所以可以用它来判断食物经过大肠所需的时间。
03
大便的气味
04
排便习惯
(1)排便次数。排便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,排便次数因人而异。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~3次,婴幼儿每天排便3~5次。每天排便超过3次(成人)或每周少于3次,应视为排便异常,如腹泻、便秘。
(2)排便量。每日排便量与膳食的种类、数量、摄入的液体量、大便次数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。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0~300g。进食低纤维、高蛋白质等精细食物者粪便量少而细腻。进食大量蔬菜、水果等粗粮者粪便量较多。当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时,也会出现排便量的改变如肠道梗阻、腹泻等。
总之,观察大便的颜色、气味、形状和排便习惯是了解肠道健康状况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。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大便存在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肠道健康问题。
文:急诊医学科 丁一
审核:护理部
编辑:宣传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