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护理天地 >>  健康科普

天使云科普丨秋季腹泻,别忽视了这个“季节病”

时间:2024-08-22点击:

科普宣传员 云小护
亲爱的各位读者大家好,欢迎大家阅读天使云科普栏目,我是科普宣传员云小护。天使云科普旨在大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,传播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,助力全面建设健康中国。
云小护定期向大家推送科普文章,宣传健康知识,下面我们走进第二百八十期《秋季腹泻,别忽视了这个“季节病”

图片

图片

什么是秋季腹泻?

秋季腹泻,又称轮状病毒腹泻,是一种多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肠道传染病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中,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,病情表现为腹泻、呕吐、发热等。由于轮状病毒具备较强的传染性,常在幼儿园、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地方引发流行。

图片

秋季腹泻的常见诱因

1. 轮状病毒感染。这是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因。病毒通过接触传染,尤其是污染的手、玩具、食物和水源

2. 饮食不洁。秋季天气转凉,食物易受细菌污染,进食不干净的食物可导致腹泻。

3.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。如不勤洗手、不注意饮食卫生,容易导致病菌感染,引发腹泻。

4. 免疫力下降。秋季气温变化较大,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弱,易受病毒侵袭。

图片

秋季腹泻的症状

1. 急性腹泻。患者表现为频繁排便,每日可多达数次至十余次,大便多为稀水样,伴有黏液或少量血丝。

2. 呕吐。常在腹泻前或同时出现,频率较高。

3. 发热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至中度发热,持续时间一般不长。

4. 脱水。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,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症状,如口干、尿少、眼窝凹陷等。

5. 全身不适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疲乏、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。

图片

秋季腹泻的中医护理与预防

中医认为秋季腹泻多与“湿邪”有关,尤其是外感风寒或内生湿热所致。中医调护重在健脾祛湿、调和脾胃,增强正气以防病邪入侵。

1. 饮食调理

(1)健脾祛湿食疗。秋季腹泻的患者宜进食温热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山药粥、莲子粥等。可以适量添加薏米、茯苓等健脾祛湿的药材,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。

(2)避免寒凉生冷食物。中医认为寒凉食物易伤脾胃,尤其是在秋季。患者应避免食用冷饮、生冷瓜果、海鲜等寒凉性食物,以免加重脾胃虚寒,导致腹泻加重。

2. 针灸推拿

(1)针灸调理。在急性腹泻发作时,可以通过针灸治疗缓解症状。常用穴位如中脘、足三里、天枢、气海等,有助于调理脾胃、祛湿止泻。

(2)推拿按摩。家长可以为孩子进行腹部按摩,如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,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,缓解腹泻症状。也可在足三里、涌泉穴等进行轻柔按摩,调节脾胃功能。

3.中药调护

(1)中药方剂。对于脾虚湿盛型腹泻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藿香正气散、参苓白术散等中药进行调理。对于热毒型腹泻,则可使用葛根芩连汤等清热解毒药物。

(2)中药泡脚。在秋季,家长可以用生姜、艾叶、花椒煮水为孩子泡脚,能起到温阳散寒、祛湿的作用,有助于预防秋季腹泻。

4. 注意保暖

秋季早晚温差大,应注意为孩子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尤其是腹部要保暖,可以为孩子穿上护腹带或睡觉时盖好肚子,以防风寒侵袭导致腹泻。

5. 预防措施

(1)增强体质。秋季可以适量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,呼吸新鲜空气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
(2)养成良好卫生习惯。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,避免病从口入。对玩具、餐具等定期消毒,防止病菌传播。

6. 情志调节

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亦可影响脾胃功能。家长应保持家庭氛围和谐,避免过度紧张或情绪波动对孩子造成影响,有助于脾胃的调理和平衡。

通过以上中医的预防和护理措施,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应对秋季腹泻,同时提高孩子的体质,减少复发的风险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的秋季。



文:中西医结合科 孙静  

审核:护理部  

编辑:宣传科  

阅读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

Baidu
map